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: ”baidu_js_push.htm” 今日热点推荐: 7起妨害疫情防控案件宣判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热门搜索 | 网站地图

尿酸高?!菜和水果应该这么吃

2017-11-09  东方健康网 admin

  努力成为自己最喜欢的那种人,就算不能成功,至少也会喜欢这样努力的自己。

  一对青年夫妇远道而来,找我调理他们的痛风。

  二人的年龄都是三十出头,看上去也比较健康。交谈时妻子描述丈夫的痛风情况,难掩眼神里的恐惧和不安,而她自己的情况相对好一些。经过我详细的病史咨询和检查过往的化验数据,发现其实病情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糟糕,甚至都不用打针吃药就可以控制和改善。

  应该说这些年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,而且年轻化趋势凶猛。可能是因为听过太多关于痛风的新闻报道,以至于有些“谈风色变”。这对三十多岁的夫妻在青壮年就有高尿酸的情况,确实有些过早过高了。临床上类似的病例非常多,并非像大家想象中的一定要“治疗”,其实只要注意饮食可能就有非常好的效果。但是吃什么喝什么,确实学问多多。

  为什么说痛风是“富贵病”?

  痛风,本质上是高尿酸血症发展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的一种重要病症,严重者容易导致心血管、肾脏的损害。痛风与饮食有着莫大的关联,医学上一直将其与放纵与吃肉、吃海鲜和喝酒等富贵病联系到一起,并且很早的时候人们就观察到限制饮食有助于痛风管理。

 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大,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和生猛海鲜逐渐多了起来,有更多年轻人在30岁左右就出现高尿酸血症甚至是痛风,合理膳食势在必行。

  众所周知,尿酸是嘌呤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,因此对痛风的治疗更多聚焦在排除含较多嘌呤的食物。然而嘌呤无处不在,人们很难完全遵从苛刻的饮食清单。不过必要的饮食控制在疾病管理中作用非常突出,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改吃什么、不该吃什么、多吃什么和少吃什么。

  饮食注重6个方面

  我简单梳理了一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,主要包含6个方面:

  减轻体重: 超重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,减轻体重可降低发病概率;

  复合碳水化合物: 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食品,少吃甜度较大的糕点;

  少油: 减少动物油的摄入;

  限制蛋白摄入: 限制鸡鸭鱼肉的摄入,每天最多2~3两即可;

  足量饮水: 多饮水有利于尿酸排泄和减少痛风发作;

  避免饮酒: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会增加尿酸的生成,且影响正常的尿酸排泄。

  除了那些暴饮暴食的,正常人一日三餐的量是差不多的,吃的蔬菜水果多了,肉自然就摄入的少了。可见这六条就是要求大家改善生活习惯,保持一个合理的体重,饮食切忌大荤,少喝酒或不喝酒。另外,尿酸体内代谢也会产生,所以加强排泄是很关键的,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水。

  选什么蔬菜和水果?

  不少人建议建议高尿酸和痛风患者限制所有富含嘌呤的食物,个人觉得这种做法有些极端,因此我才会在之前的微信中告诉大家如何选择吃大闸蟹。当然,从整体上看蔬菜的嘌呤含量确实比海鲜等要低,但是不可否认某些蔬菜的嘌呤也是要多加注意的,如芦笋、豆类(尤其是干制品)、花菜、蘑菇等,理论上也要加以限制。

  不过后来种种研究发现,即使常吃这些高嘌呤的蔬菜,也并没有增加患者痛风发病或复发的风险,所以在进食蔬菜方面是不需要“忌口”的。

  与其关注蔬菜中的嘌呤多少,不如关注其中的钾元素——有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。血液中的尿酸主要从肾排泄,所以排泄上加大力度对于控制尿酸效果更为突出。

  至于水果,嘌呤含量大都比较低。不过研究表明,无论一次性摄入大量果糖或长期较多量消耗均可导致血尿酸升高,可能潜在诱发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水平升高等作用,也有少数临床研究提示果糖与肾脏病有相关性。所以水果虽好,但不能多吃。另外有一些研究显示吃樱桃可以减少痛风发作风险,所以樱桃可以作为一种优选。

  如何烹饪更健康?

  单从营养的角度来讲,生吃蔬菜、水果对于其中的维生素、活性成分的保留更多,适合做成沙拉的可以生吃。不过生吃多少也有些细菌感染的风险,所以对清洗浸泡工作是一大考验。

  清炒、蒸煮是我个人比较推崇的烹饪方式,特别是对那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,做熟了吃更好一些。根茎类的蔬菜蒸一下,既保留原味,又不会增添油脂。

  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人来说,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做汤和火锅。在门诊上接触的很多痛风患者,相当一部分都有煲汤的习惯,各种大骨汤、肉汤和海鲜汤一应俱全,尤其是一些南方朋友。然而,嘌呤是溶于水的,鸡鸭鱼肉煮过后,很多嘌呤都被释放到了汤里。连肉带汤,不仅摄入了更多的脂肪,也同时吸收了更多的嘌呤,是非常不可取的。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,该煮还是煮,但是不要喝汤。

  糖尿病、高血脂经过多年的宣传,大众对这两种病的知晓率和关注度已经有了明显提升。并且在医生的督导之下,患者们也比较能够按照医嘱改善生活习惯。

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例过往不是特别多,这些年有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,因此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。只不过大家要充分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机理,既不能捕风捉影,更不能因噎废食,正常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。

鐑瘝锛

鐢熸畺鎰熸煋鐑棬鎺掕
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合作伙伴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2013-2017 东方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闽ICP备17010993号-4